![]() |
|
![]() |
![]() |
华夏童安谈教育:OMO模式 —教培机构的转型之路! ----华夏童安教育研究高级顾问 刘芳 教培行业正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生死大考,这场疫情,将无数线下教培机构“逼”上了线上。仓促应战的线下机构,大多数还没有准备好,暴露了自身的各种先天不足,而线上教育巨头则不计成本地收割绞杀,芸芸众生群狼扑食般齐涌线上,各种免费大战此起彼浮,这种正面钢,让线下中小型教培机构,直呼扛不住,也迎来了最艰辛的时刻,正所谓,不转型,等死!仓促转型,找死!折腾死!我们不得不停下惯性的脚步,重新思考,后疫情时代,如何脱困?如何构建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? 如果说,这次疫情对整个教育行业产生了什么样的重大影响,那就是,整个行业都坚定地把目光投向了OMO模式,它或许会改变未来K12教培市场的走向,成为帮助教培机构脱困,构建未来发展模式的方向。 何谓OMO?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2017年,OMO,即Online_Merge_Offine,是线上线下的全面整合,线上线下的边界消失。它与O2O的区别是,O2O是单相的,而OMO,则是线上与线下双向交织,互相导流。 走过疫情风暴眼,我们深切体会到: 1,单一线下教培模式难以抵抗风险,需建立多种盈利模式。 2,重资产将难以承受之重,需把机构资产做轻,销售半径扩大。 3,要进行线上线下课程的融合,取长补短,让线上的优质课程为机构赋能,让双师课堂成为线下机构的核心优势! 所有这一切,我们都可以通过OMO来解决 目前,教培行业最常见的OMO模式,主要有以下几种: 1、周末线下,周中线上 机构引进优质的线上课程,来弥补线下教育资源的不足,并进行线上线下课程的融合,周末正常线下授课,而周中布置线上课程,指导学生刷题、训练、复习,强化教学效果。从而体现双师课堂的核心优势。 2、线下体验,答疑,线上学习 机构选择优质的网上课程,学生线下报名、交费、体验,确定是否适合自己,然后可以选择在家或在机构上网课,老师负责监督,答疑,保证网课的学习效果,解决线上课程监督、交流、互动、答疑的难题。 一旦有突发情况,二者都可以迅速移师网上,进退有序。 3、线上课程为机构线下课程做生源导流 将优质的线上课程设计成引流产品,引导客户购买,同时赠送该引流课程的线下辅导课,再赠送等值或超值的线下课程奖学金,一方面完成了线上课程的销售,获得了现金流,另一方面,线下辅导课和线下课程奖学金,帮助机构增加了客户粘性,锁定了生源,让客户觉得物超所值,从而实现线上客户向线下机构的生源导流。 4、线上智能测评,为线下机构导流客户 通过线上分享智能测评系统,在线上完成测评,然后通过后台,可以获取客户信息,并通知客户到线下机构领取智能提分方案,解读智能测评结果,查找知识漏洞,从而实现,线上客户向线下机构的引流。 5、通过购建自带裂变系统的商城,来实现线上客户与线下课堂的互为导流 机构构建裂变系统的商城后,一方面,可以将线上商城里的已有的课程通过分享裂变,不受地区限制,分销到全国各地,轻资产,低投入来拓展线上营收,把销售半径做大,另一方面,能够通过分享裂变,让更多的本地线上客户看到商城的线下课堂,教培机构可以在线下课堂模块,打造私域流量,进行线下课程展示和销售,并通过线上领奖学金的和提供其它附加服务的方式,来引流客户,报线下课程,或引领已购买线上课程的客户,来线下机构体验,教会学生使用线上课程,让线上课程真正落地,同时,还可以增加线上课程线下学习的辅导班,来增加服务收入。线下机构的客户,也可以通过线上商城,购买机构没有的线上课程,真正达成线上线下的互为补充和导流。 上述OMO的5种形式,对应的课程选择和应用场景是不同的,必须找到合适的融合课程和融合方式,才能顺利对接。并不是所有的线上课程都能拿来就用,需要认真甑选。 OMO,已从概念直接走向了前台,成了2020年教培行业的共识,但OMO到底要怎样做,可以选择哪些合适的课程进行融合,我们愿同教育同仁们一起,共同打造自己的OMO转型之路! |